敦煌旅行攻略,敦煌旅游必看发表时间:2016-07-08 22:36 漫漫古道悠悠驼铃,这里留下了文化朝圣者艰苦的足迹。流沙飞舞,岁月剥蚀,这里蕴藏了历代修行者心中的佛语。敦,大也,煌,盛也,这盛大之境也曾辉煌,也曾失落。几经沧桑步履蹒跚地走过五千年的漫长曲折,唯有镌刻在画壁之上的神佛,拈花泯然向世间诉说着敦煌的传奇。 城市印象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,规模巨大,技艺精湛。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,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,是描写神的形象、神的活动、神与神的关系、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,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。因此,壁画的风格,表现出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。但是,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,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;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,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。 敦煌壁画的内容包括佛像画、经变画、民族神话画、供养人画像、装饰图案画、故事画、山水画等。作为宗教艺术来说,佛像画占了敦煌壁画主要的一部分,其他还有飞天、反弹琵琶等经典形象。世界艺术文化宝库莫高窟里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壁画。 敦煌彩塑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的主体。因敦煌石窟是开凿在砾岩上,因此多为木架结构。在人工制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苇草,草外敷粗泥,再敷细泥,压紧抹光,再施白粉,最后彩绘。敦煌目前尚存彩塑3000多身,其中圆雕2000多身,浮塑1000余身。其保存古代彩塑之多,历时之长,技艺之精,为世界所罕见。 敦煌彩塑的主要形象是各种佛像,如释迦牟尼、弥勒、药师、三世佛及七世佛等;其次为菩萨像,还有弟子、天王、力士和飞天等。 敦煌彩塑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整窟塑像和壁画互相结合,互为一体,互相陪衬,互相补充。佛龛、佛坛上的彩塑与四壁的绘画辉映呼应,相得益彰,既达到了整窟艺术的统一和谐,又衬托出塑像在窟中的主体地位。另一特点是丰富多彩,姿态各异。古代雕塑家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将同一神像塑造出形神风貌、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的彩像,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。 莫高窟史 公元366年,和尚乐尊苦修至三危山,见山峦发出万道金光如千佛排列,再此开凿了第一间洞窟修行。 后来法郎和尚开启了第二个洞窟比邻修行,佛窟自此成为修行圣地,历代虔诚的供养人修建了风格各异的洞窟。 初唐时期,莫高窟已有“千有余窟”的记载。五代以后,重修扩建原有旧窟。 明朝弃嘉峪关以西入关,莫高窟被人淡忘,万顷戈壁孤单寂寞了200余年。 1892年,王圆禄道士登三危山,在莫高窟下安寺修行。靠布施打通洞窟外壁,修建栈道,并根据他的审美观刷白部分彩绘。 1900年,王圆禄发现藏经洞,这块瑰宝重现光辉。 行程推荐 玉门关 → 雅丹地质公园 → 沙洲夜市 沿戈壁滩向西,是领略大漠风光的绝佳线路 莫高窟 →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中心 → 鸣沙山 月牙泉 莫高窟、鸣沙山月牙泉都是敦煌的标志性景点,这是敦煌旅游经典路线 敦煌古城 → 白马塔 → 敦煌博物馆 → 敦煌历史博览园 古城历史厚重,博物馆现代气息浓郁,领略敦煌的古今交融之美 嘉峪关 领略长城气势的不二之选,可游览关城及文物景区所有景点 丝路之旅 重游丝绸之路,穿行于历史画卷之中,饱览大漠戈壁、冰川雪峰、森林草原的自然美景 美食 美食地图 阳关东路的沙洲夜市内有风味小吃区、农副产品区,可以品尝到各种甘肃风味面食,烤肉等,价格便宜,而且连附近的小巷也很热闹。 如果想找一个相对清幽的地方就餐的话,可以到鸣山路飞天宾馆附近,那里有不少中西餐馆,价格适中,饭菜可口。 沙洲小吃市场的东西南方人吃不惯,不过杏皮水挺好喝。但市场旁有不少餐厅及排挡,又便宜又味道不错。 长途汽车站一带路两旁的小饭馆味道都不差 饮食文化 敦煌的小吃种类很丰富,主要以面食为主,肉类则以鸡、牛、羊肉为主,其中当地的敦煌黄面、敦煌酿皮子等很有特色,在敦煌的沙州夜市上可以吃到敦煌的独特风味。 敦煌饮食另一特点是川味,尤其是在夜里,街边随处可见麻辣烫的小摊。 随着“敦煌热”的发展,敦煌菜以品味高雅、技法新颖、菜品典型、自成一体的特色脱颖而出,名列中国“新八大菜系”的首位。 另外,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敦煌三大宴“敦煌宴”、“大梦敦煌宴”、“敦煌乐舞宴”,更是名扬天下。 |